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书山影海 | 《控方证人》——反转再反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5 18: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控方

证人

“影院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有机会获得更大观影乐趣,请您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这部电影的结局”

 简  介 




伦敦著名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接受了心脏病治疗,第一天回家休养,护士一直严厉监督他服药,并杜绝烟酒,种种关心照顾,对于这位桀骜不驯、牙尖嘴利的大律师根本不起作用,反倒是一纸诉状令他倍感兴奋。律师梅休和当事人沃尔登门拜访,请他打官司。原来,沃尔结识了富婆,两人相见甚欢,富婆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了他。所以当富婆惨遭毒手时,沃尔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犯。他的唯一证人是妻子克里斯汀,后者登门时的冷漠与淡定,令韦菲爵士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在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背 景 介 绍






本片改自克里斯蒂的小说

它不仅没有过多的涉案人物

甚至凶手几乎已经

被明确到一个人头上

故事悬念完全集中在

他是否真的犯了罪

于是在这种

相对紧凑的故事结构之下

导演比利怀特便有了充分的空间

去利用他特有的喜剧风格

去丰富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特  点 




本片的一大特点

便是在情节发展上

具有强烈的关联性

看似简单的剧情

若只剩下主干便觉索然无味

而一个个“关键事物”的出现

让一切变得十分紧凑






电影较小说引入了一名护士,而护士的出现是为了与律师产生矛盾,矛盾的结果产生第一个“关键事物”:雪茄!她没收了律师的雪茄,雪茄直接关联了接下来的大律师的行为:本来已经谢绝来访的大律师,突然发现助理律师口袋里的雪茄!于是才不去午睡,而是进书房进行所谓“商谈”。可因为两人没有火柴,被迫把被告拉进来借火,故事才开始向大律师接下这个案子转化。





而被告的回忆段落里有第二个“关键事物”:帽子!第一次将被告与死者富婆联系起来的是帽子。如果编导将两人的再次相遇,设计为在街上走对脸认出对方或诸如此类,就显得比较无趣了,因为缺乏戏剧性。那么如何使第二次相遇具有戏剧性呢?导演比利怀特想到了帽子,想到了剧院。通过高帽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因为感到厌烦,进而认出对方的情节。




再回到情节中,与劳顿庭审过招的对手中,最有趣的就是死者的女佣。这位老太太,从外形到发音都透着喜感。同时,战斗力还十分惊人!第一回合便重创了不可一世的大律师。当然,最后还是因被对方狡诈抓住了一个生理弱点而败下阵来。最后当她抱怨自己的听力申请老批不下来,这法官说,算了吧,夫人,想想当今人们无聊的言论,您啥也没错过。



 结  语 



马克吐温说

不许任何人

在我的这本小说中寻找意义

揣摩本人的思想境界

把它挖得伤筋动骨

而在这部电影里

作者跳出自己的作品

跑出来通知读者怎么看才正确的

所以,去看电影的你

也请把结果悄悄藏起

细细品味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一扫关注我们
做有温度的传媒 我们在你身边
彭心怡  /  文案 |
彭心怡  /  编辑 |
任首鸣  /  封面 |
刘伟杰  廉雪洁  刘英格  /  审核 |
商学院青年传媒中心  /  出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