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退票不退钱,代金券续航的海南航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4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第一家退票不退钱的航空公司出现了。
 
当然,这种骚操作,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就是来自海航。以后,买海航的机票想要退票,拿回来的估计就是退款金额相当的代金券。
 
近几个月,因为新冠疫情原因,大量航班取消,各航空公司都面临退票量激增问题。为了减少资金流出,海航开创性地把机票退票金额换成有一定使用期限的代金券。
 
真金白银的机票钱,变成了只能买机票的代金券,中国的消费者还是第一次遇见。其实,这已经不是海航第一次搬出代金券应付资金短缺问题。用代金券支付一切,包括欠员工的钱,海航在这方面是个老手了。
 
如今的海航,正如撞上冰山前的坦泰尼克号。风雨飘摇之际,各种你未曾想象的神奇操作陆续开始。

来源:金角财经

作者:佛系耍流氓


01
疫情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自从疫情以来,全球的航空业进入至暗时刻。但是,相信没有哪家航司会比海航更难。
 
疫情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4月14日,海航才因为临时开会把到期的“13海航债”要求延期一年支付而被投资人谴责,曾经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变成债券行业“史诗级”流氓。
 
惹了众怒,海航的道歉就以疫情为由,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
 
退票一事上,海航还是以疫情为由,为自己开脱。
 
从2月初开始,有乘客陆续发现,海南航空在客户申请退机票时一直拖着不审核、不退款。等了15天后,客服劝说乘客接受另外一个方案,以1:1.1的代金券作为补偿的退票方案。代金券的有效期及适用航班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31日,代金券有效期结束后,未使用部分可申请退现,但额外奖励代金券部分不退(即代金券面值3/13)。
 

客服表示,海航将发放代金券以取代退还现金,代金券面值等同于等额现金抵扣票款。这个代金券可以在海航航空官网和APP中购买海航、大新华航空自营国内、国际及地区客票时使用。
 
但是,代金券的使用有诸多限制条件,包括需要一次性使用,每张机票可使用一张代金券抵扣;代金券不可累积成积分、不可申请报销凭证等。
 
“海南航空一直不退款,忽悠办代金券”不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海航乘客在退票环节,都遭到了客服的诸多推搪。客服表示,因为疫情影响,退款工作量暴增,让消费者等候,并且不断劝说消费者把退票的现金变成代金券,这样就可以快速到账。
 

有多名网友反映,退票发放代金券似乎已经成为海航默认的退款方式。有网友的退票申请本人不知情时,代金券就莫名其妙地被发到账户上。

对此,有同样遭遇并且成功追回退款的网友支招说,无论是不退款还是变成了代金券,可以直接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投诉,如果7个工作日不回复便拨打12326接着投诉。
 
疫情改变了很多行业和企业的命运,航空业无疑是遭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航空业的运营成本非常高,飞机如果停飞,航司每一分一秒都在亏钱。
 

近几个月,退票难成为航空业消费投诉最多的问题。民航局“免费退改票”的要求让航司不得不照做。但大量的退票会导致原本已经遭受重创的航司一时之间流出大量的现金。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免费退票政策实行以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免费退票2000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超过200亿元。
 
整个航空业都在“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为了拖延退票进度,减少现金流出,各大航空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或客服拖延回复处理,或拖延退款进度。
 
而马来西亚的亚航、泰国狮航、新加坡酷航等国外廉价航空决定采用只退代金券的形式进行退票。
 
4月2日,国际航协(IATA)在《致客运代理的公开信》中称,允许航司发行代金券抵偿退票款。
 
虽然以代金券代替机票退款是国际航协默许的做法,但不同国家的情况不同,行业协会的默许不能逾越当地的法律。在国内,这样的操作前所未有,消费者对此更是难以接受。
 
把机票退款变成代金券的,放眼国内航司,目前只有海航一家。
 
其实,海航的目的人尽皆知——希望能够减少现金流支出。
 
不过,航空公司不能把这种亏损强加在消费者身上。这是对消费者权益明目张胆的侵害。
 
无论人们如何质疑,海航都不为所动。
 
这样明目张胆地“耍流氓”,海航也不是第一次了。
 
 
02
偿付给员工的代金券,可以绕地球飞几圈了
 
海航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把机票退款变成代金券的航司,海航擅长用代金券兑换一切。
 
海航员工对此印象深刻。
 
2018年初,海航旗下的P2P理财平台前海航交所出现逾期。当时,海航承诺会为旗下P2P兜底,并且推出了分三期兑付的方案。但在第二期兑付前,前海航交所发布《关于退出本金兑换机票代金券服务的预告说明》,通知投资人投资本金可以变成海航机票代金券的退出。


本金变代金券的兑付是以一比一的,平台投资者是在用真金白银来买海航的机票。一位在前海航交所投资了30万的投资者表示,“以后我把所有交通工具都改成飞机,我也用不完呀。”
 
要知道,海航旗下的P2P平台的投资者很大一部分是海航的员工或者家属,都是因为信赖海航才会把积蓄投入到旗下P2P理财。海航如此操作,等于把发给员工的工资奖金,转了一圈,又变成了海航的代金券重新卖给员工......
 
旗下P2P爆雷,然后把员工的投资款转个圈变成自己的销售额,实在是一个精妙的棋局。

为了融资,海航旗下设立了多个P2P平台。但无一例外地命途多舛,聚宝滙、微金所、金牛座、立马理财等,有的逾期清盘,有的早已倒闭,有的已经被经侦介入调查。
 
在海航旗下的国付宝爆雷时,有员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海航系旗下包括聚宝汇、天溢盈等在内的其他P2P理财产品也存在违规运作的情况。P2P平台的资金基本都是流向海航集团下属子公司。
 
为集团融资,一定程度上也是考核标准之一。”上述员工表示,非上市公司愿意融资给海航集团使用,是因为公司的领导是海航集团派来的,领导会经常在海航系各家公司换岗。
 
设立P2P平台为旗下子公司融资,严格来说,海航的这些行为属于自融。通过这一操作,海航又把自己的员工变成了债权人。
 

陈峰本人曾对媒体披露,海航难以兑付的P2P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总额在100-200亿之间,大约需要两到三年还清。
 
海航难,做海航的员工更难。
 
海航发不出工资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想不到的是,员工已经被逼到去做微商网红,开拓副业。
 
4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海航员工收到了2月份工资,其中空姐和地勤的工资少得可怜。不少人只拿到几百块的工资;有空姐发现,,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的工资只剩几十块;有些空姐和地勤已经开始做起了微商。

处于破产边缘的公司、被逾期的理财产品、被拖欠的工资......海航的员工们实在承受了太多。
 

03
风雨飘摇之际,你会见证各种神奇
 
海航最艰难的时刻,还远没有过去。

要知道,海航旗下P2P平台100-200亿的兑付压力,只是海航债务的冰山一角。

从2017年开始,由于国家要求限制国内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重点限制房地产、酒店等行业,并要求各大银行排查涉海外并购的大型民企的授信及风险,但是正在海外沉迷于“买买买”的海航被重点关注,此后的融资因此受到很大限制。


自此,海航陷入流动性危机中,负债最高时曾达7179亿元。这几年,海航只能通过“卖卖卖”来续命。仅仅2018年,海航就卖了3000亿资产,卖掉了300家公司。到了2018年底,原来的“八爪鱼”被砍剩“两主两副”四个业务板块。即便如此,债务危机仍旧没有解决多少。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控股的总负债为7067.3亿元,而上半年的营收350.35亿元。这样的营收,对于海航的负债规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目前,海航存在大量即将到期的短期债务,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企业存量债有121只(包括51只同业存单和1只商业银行二级债),存量债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存量债为355.8亿元,占比47.89%。



未来一年,海航还有那么多短债要还,类似4月14日那样的“耍流氓”的操作,估计不会少。
 
•END•

华章财经建立专门的读者群啦!这里有新书资讯、财经知识干货……欢迎来撩~

扫码进群


· 延伸阅读 ·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新世纪,新挑战,新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