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后续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作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的建成运营,为中国乃至亚洲邮轮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至此,距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一期工程的建设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间,在三航局二公司的建设下,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及一系列后续工程先后落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成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推进长三角邮轮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开埠百年的吴淞口,不仅被称为“上海门户”,更有“浦江第一眼”美名。它不仅是长江、黄浦江、东海的交汇处,也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水上交通枢纽。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位于上海吴淞口长江岸线的炮台湾水域,即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处,目前已是亚太地区最为繁忙的国际邮轮母港。因客运大楼外观像一只眼睛,又被称为“东方之睛”,是上海发展邮轮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前沿阵地。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配套工程,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工程从一开始就格外引人注意。工程分为引桥、通关平台、20万吨级泊位码头、10万吨级泊位码头和疏浚5个单位工程。建成后的码头长1500米,可同时停靠20万吨级和10万吨级大型豪华邮轮各1艘,在承载大量人流,助力世博顺利召开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8个月的实际施工期内,项目部克服了各种困难,攻克各项技术难题,成功啃下钢结构吊装、玻璃幕墙安装等硬骨头,并科学推进室内装潢、装修等分项工程,使管理服务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实现了水域、陆域的空间转换,落实了三航局 “两新三并举”的战略要求。 最终,项目部在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水上沉桩1623根,建成了长425米宽15米的现浇预应力箱梁引桥、面积为3.4万平方米的通关平台及拥有长774米、宽32米的国际邮轮泊位码头一期水域工程项目,创下4个“全国第一”:国内国际邮轮靠泊能力等级最高;水上通关平台面积最大;引桥在水上首次利用导桩支撑贝雷架,实现整体现浇预应力箱梁结构;国内同类水上大型工程中施工周期最短。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确保在世博会前码头交付使用。 2010年4月27日凌晨两点,约11万吨级的钻石公主号豪华邮轮顺利在号称“东方之睛”的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靠泊,来自41个国家的约2600名乘客于第二天经由大巴送往世博会场。“钻石公主”号的顺利靠泊,宣告了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的正式运行。“东方之睛”眨开美丽大眼,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未来,这座繁忙的国际邮轮母港也将持续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倡导“一带一路”邮轮旅游合作,为实现长三角邮轮一体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来源:中交三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