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传爸
《贤德的妻子:做合他心意的帮助者》 作者: [美] 玛莎·佩斯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肖莉 / 杨小隆
内容:本书脱胎于圣经辅导课程的学习资料,旨在为牧师、辅导人员、教师以及主内的姊妹提供的一套关于如何作妻子的全备的辅导资料。本书写作缜密,所涉主题全面,讲解细致,附有大量图表,很有实践性和指导意义。当你通过同主题的书籍,燃起想要实践的热火,却苦于无章可循,无例可找时,本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本书遵循的是圣经辅导的理念与思路,对于想要学习圣经辅导的人士来讲,也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感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于圣经教导的全备和充足,也惊叹于圣经教导的公正、纯正、智慧与权柄。也学习到把圣经原则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法,把简单但却深邃、清晰却涵括甚广的神的话语与复杂多变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原则与适用之间,重新找到了一种法律人的快乐,但更多的是领略到圣经辅导工作者的苦心和圣经辅导的魅力。作者玛莎·佩斯,全职主妇,利用“家”余时间作圣经辅导员,教授圣经课程。她通过写作本书成为广受欢迎的作家,陆续写出了多部作品。她的丰盛生命正是对本书最好的荐语。
书摘: 神保护妻子的八个策略 一、学会按圣经原则沟通。 二、学会以善胜恶。 三、学会按圣经原则提出诉求。 四、学会按圣经原则劝诚。 五、学会按圣经原则应对愚蠢的要求。 六、学会寻求以圣经为原则的辅导。 七、学会遵循教会的惩戒。 八、学会寻求政府的保护。
内容: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专业辅导经验以及对圣经真理的洞见,用温暖的笔调和深度的同理心,写下面对忧郁症的诸多建议,帮助那些陷入忧郁之苦的心灵开启重生之路。
感想:这本书是一位肢体推荐的。我自己曾经也有过陷入忧郁症的阶段。当时有过失眠、失去食欲、丧失盼望的经历。我希望通过好好读这本书,对身边的肢体(特别是对患有忧郁症的肢体)能多一点理解,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书摘:当你情绪压抑或总是低落,当你无法再次经历你曾经经历过的高潮和低谷,此时,重要的课题不是:“如何可以想出我做错了什么?”而是:“当我忧郁沮丧时,我该向何处求援?”有些人转向他们的床榻并孤立自己,有些人转向他人;有些人转离上帝,有些人转向上帝。
@红烧肉
《为爱成婚:婚姻与爱情的前世今生》 作者: [美]斯蒂芬妮·孔茨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译者: 刘君宇
内容:婚姻制度与浪漫爱情的前世今生。
感想:比较惊讶的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近两百多年才出现的概念。现代人希望婚姻能满足自己对亲密关系和感情的绝大部分需要,以及对性的全部需求。但历史上,“不能靠自己完成一切而独立生存”“扩展合作群体数量”“积累人力和财富”才是人们成婚的主要动因。古人认为,把个人幸福当作婚姻目标,会催生狂傲的个人主义,摧毁婚姻制度,威胁社会稳定。难怪会有梁祝、罗欧那样的悲剧。
虽然圣经歌颂爱情,但也没有讲爱情是婚姻的根基。那什么才是婚姻的根基呢?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很正能量的答案,不过在认信和实际行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深思。其实当今信徒的婚恋观也是深受时代影响。
现实中,无论信徒还是非信徒,浪漫爱情可能只是一种精神追求,真正谈婚论嫁时人们看重的是“合适”。而合适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含经济合适、教育合适、家境合适、个性合适……信徒还有灵上合适。
延伸一下,还有哪些教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观念来自于时代?
受宗教复兴影响,19世纪的欧美人特别推崇家庭生活。比如,“中上层阶级的男性已然开始远离旧时在家庭之外的义务,例如一周中有好几个晚上在外面和生意伙伴吃晚餐,为邻居和亲戚张罗宴席……现在,除了工作和正式的政治场合,他们开始将活动重心放在家庭以及对妻子儿女的陪伴上。每日三餐在家中进行,丈夫、妻子和子女一起用餐,而不是和仆人或寄宿的客人一块。”其实,现在主内婚姻事工就是力图恢复这种生活模式。
当然,任何事情变成正能量就会流于律法主义。19世纪的婚姻制度一片大好之下也暗藏着巨大危机。
“面对男女领域区隔、性压抑,以及在文化、实践和道德上对夫妻自主权利的极大约束,19世纪的人很难达成深入的婚姻亲密关系。”
“这一现实情况实际上一直在破坏亲密关系的理想范式,造成许多夫妻之间的‘陌生感’。人们在日记和信件中对家庭生活的歌颂往往是完全抽象的,没有任何语句是特指自己家人身上的独特品质。一个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里长大的男人后来抱怨道,家庭更像是一种‘共处一室的感觉’,而不是一个‘真正产生交流’的地方。”
这也是我一直提“建立家庭祭坛而非家庭修道院”的重要佐证。
所以,20世纪自由化浪潮一来,人们就摧枯拉朽地拆毁婚姻制度。书中说1900年美国的离婚率是0.7‰,而到了1980年则达到了50%。
“当一个男人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中满足社会的所有期望的时候,他就成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奴隶……没有独立身份的迷失生物’。”虽然我们最近在倡导父心归家,但这也是我的一大隐忧。没有终极力量的支撑、靠自己,就很容易滑向这种状况,结果更糟糕。
@王小弟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作者分析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病,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认为今天的学校形式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与现今的大规模订制式的学校模式不同,未来的“学习中心”以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最突出特点。作者从未来的“学习中心”以何种模式组织,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父母应该做什么,需要政府干什么这八个方面来研究未来学校的组织方式。
感受:教育的核心不是搬运知识,而是生命成长。理想的教育的组织形式,不是批量订制,而是个性化、充满人性和情感的成长过程。然而,“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生命成长的基石是认识神并活在祂的旨意中。真正合神心意的未来学校的建设,其实应当把圣经学习放在中心位置,也善用神所赐的组织形式。
摘抄:课程应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体系。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课程本身就是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能量。课程作为生命成长的能量,通过课堂内外的叠加,学校与家庭的碰撞,以各种形式互相作用,从量变到质变,最终知识与社会生活、师生生命达到共鸣而形成。
@Elisabeth Ou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 [美] 约翰·格雷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何兰兰 / 周建华
内容:本书讲述由于男人和女人在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会导致两性关系与婚姻关系中,丈夫与妻子会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作者通过分析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导致相互不理解的行为,使读者可以先认识过去对异性行为的误解,从而接纳对方的不同,然后作者再通过亲身经历或实际的建议,使读者能在婚姻或两性关系遇到危机时,知道如何应对。
感想:与《爱的五种语言》不同,在处理婚姻关系与两性关系上,本书更关注男性与女性在表达情绪、思维方式的不同,并通一些实际的反面例子,让读者可以了解异性视角中的自己经常做的让对方反感的事情。读完本书之后,明白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一些谈话与举止,自认为是为对方好,其实适得其反。女性包括我自己,对自己在意或关心的人,往往想要改造他们,通过让他们变得更好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在男人没有提出需要建议之前,就自作主张的提出建议和批评。其实男人只有感觉到自己才是问题的终结者,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女人作出改变。
书摘:无论在“洞穴”中还是在“洞穴”外,男人都渴望女人信任自己。男人不喜欢女人主动提出建议,也不喜欢女人感同身受地为自己担忧,这些会让男人感到自己软弱无能。他们需要自我证明。他们希望自己不依靠任何人的帮助,独立解决问题,并将其视为无上的光荣,足以让他自豪(与之相反,女人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并将其视为一种荣幸。倘若有人关心她、支持她,她会格外感到骄傲)。
@有希子
《十分婚姻》 作者: 蒋佩蓉 林为千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内容:从经营团队这个新颖的角度来描述婚姻的经营,既有总结性的经验,也有实际生活的经历。
感想:因为看到彼得牧师写的读书笔记,所以买来送同事,极速地读了这本书。感动于林蒋夫妻在其中有血有肉的的真实成长,虽然都是不完美的人,还有各自所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却在婚姻中不断学习一起成长合一。看到过来人在婚姻中由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真是更新了我对完美婚姻的认识。以前总羡慕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却因为在家庭关系中所经历的意难平己难舍而灰心失望。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的,爱的能力需要锻炼。但是婚姻、罪人,最大的希望终究在于那位设计婚姻和救赎罪人者。
@马钰
《计量语言学导论》
作者: 刘海涛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内容:该书由国际计量语言学学会会刊《计量语言学学报》副主编、国际计量语言学权威期刊《语言计量学》联合主编刘海涛教授主持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也是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教材书系中的第一本书,是一本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思考语言学研究的书。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计量语言学感兴趣而且是零基础的小伙伴们,书中介绍了计量语言学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神器。计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语言结构、结构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概率论、随机过程、微分与微分方程、函数论等定量数学方法,进行精确的测量、观察、模拟、建模和解释,力图寻找语言现象背后的数理规律,揭示各种语言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探索语言系统的自适应机制和语言演化的动因。
感想:语言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语言本身是一种精美(但不完善)的动态的符号系统。很感恩的是,语言具有可计算性,因而可以进行测量,归纳,预测。对语言的研究具有人文性,但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神,赐予我们语言,也以语言的形式向我们启示祂的圣道。真爱语言资源,善用语言工具。
书摘: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种系统,而且是一种分层的系统。从语言的实际使用来看,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从意义到形式上的多个层面去考察。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语言在意义—形式维度上的不同层面可以视为不同的语言子系统。
@慕溪
《失而复得的日记》
作者: 宋天真编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内容:本书作者是宋尚节牧师,书的内容是他的日记集,记录了他早期家庭生活、出国求学之路、归国组建婚姻家庭、以及海内外传道直至去世的成长与工作经历,其中大部分篇幅都是神仆人海内外传道的记录。
感想:这真是信主以来神带我大大的去开了一次眼界啊!太多的神迹奇事,让我简直不敢相信!神让我看到一直以来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实在太小了,这本书让我对神的爱、神的主权、神的圣洁有了更多的认知。此外触动最大的还有宋尚节牧师的成长成圣的历程,他平凡又伟大,他的平凡让我知道他也是一个人,他的能力都是来自于神,例如当圣灵充满的时候他的讲道最有能力,例如他行神迹的时候也是圣灵在做工。
而他的伟大是他爱灵魂的心、他所承受的苦难以及他的顺服与舍己,让我常常感动的痛哭流涕。很多次他身体痛到站都站不住还要坚持讲道。也因此,他的文字在百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充满了圣灵的力量,我这样一个蒙上帝拯救的最最卑微的灵魂多次边读边被他的文字感动到脸上就如同发烧内心一团热火流泪悔改不停。我要感谢此刻在天上的他!更要感谢使用他,把爱倾倒而下、把救恩白白给了我的上帝,谢谢你我的神,让我认识你,让我能够心里感动头脑分辨出你的爱!感谢上帝上半年送来的这份美好的礼物!
书摘:神所爱的,神必用苦难叫他回头。
@nuoguoma
《小狗钱钱》 作者: [德] 博多·舍费尔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副标题: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的“金钱童话"
内容:一个叫做吉娜的小女孩无意中救助了一只会说话的小狗,并给它起名“钱钱”,“钱钱”将它从前主人那里了解到的理财知识倾囊相授,吉娜和她的家人因此改变了财务状况,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感想:这是一本关于理财的经典读物,也是常常用作儿童财商培养的入门读物,但是我觉得其实大人也很值得一看。我们中国的早期教育里面其实是完全忽略了“财商”的培养,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到这种必要性,另一方面似乎在正统教育里面可能认为谈“钱”显得“俗气”?结果就是,我们并没有坦坦荡荡地谈论这个话题,来自于“钱” 的认识一部分是摆在明面上的教导,假大空的那一套,表面是轻看“钱”的,另一部分是极其拜金的社会风气,这两部分交织在一起是非常撕裂的。
坦白地说,经过信仰的归正,有时候也会犯糊涂,会觉得既然我们的盼望不在今生,所以钱不重要,所以也没有动机去学习管理它。但是今年读了包括本书在内的理财类读物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近乎一张白纸,我需要正视自己需要这方面知识,更好地管理钱财的事实。
这本书是故事,非常适合入门。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理财知识,插入很多实用的干货,可见作者的功力,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摘要:(1)假如我没有了我的“鹅”,我就总是得为了赚钱而工作,但是一旦我有了属于自己的“鹅”,我的钱就会自动为我工作了。(2)钱只令留在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人身边,有非法手段安取得不义之财之人,反而会比没有钱的时候感觉更糟糕
@孙燕婷
《被遗忘的圣灵》 作者: 弗朗西斯 陈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弗朗西斯陈,他在书中鼓励读者去经历圣灵。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可以对书本知识津津乐道,但却没有活出圣经中所描述的上帝子民应有的生命。书中也举了一些真实的见证,向我们展示了顺服圣灵而活的人是怎样的。
感想:有的书让我们认识神,有的书让我们认识基督,这本书帮我更认识自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特质,我本来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但原来是完全相反的样子。倒也不一定说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认识,可能也有环境的影响,经历的事情也在影响自己,这是一种混合作用。
这本书内容不多,一共有7章,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真实的关系》这一章,它讲和圣灵建立关系的最大益处之一就是他带给我们的亲密感、安全感和鼓励。书可以看很快,但是它的每一部分都还需要细细去体会。
书摘:没有什么比缺乏安全感更糟糕的了,即使真的相信上帝,许多人仍活在恐惧中,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到上帝面前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相对的,没有什么比完全确信至高者把你当自己的孩子疼爱更好的了,而这正是圣灵给我们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