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无疑是当今最时尚的词。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垃圾分类……各种环保、低碳的新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
8月23日~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川航也一直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企业,用持续的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为每年承运的上千万的旅客擦去天空中的“碳足迹”。
川航在机队规划和采购选型中,勇于、善于应用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短期内的开支压力不言而喻,但在川航看来,这样的投入能换来出色的节能减排成效、实现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环保社会效益双丰收。
空客A350和A320neo等年轻、先进的机型,是川航机队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动力。
以A320neo为例,在成都-乌鲁木齐航线上,相同情况下能比前一代A320ceo飞机降低15%的单位油耗,按航班单程3小时飞行时间计算,如今每一班新机型执飞的成都-乌鲁木齐航班,都能较之过去减少航油消耗1.5吨。
2013年6月,川航引入首架装有鲨鳍小翼的A320飞机,在中国民航开启同类机型的先河。鲨鳍小翼是国际民机制造领域近年来积极应用的新技术,统计显示,A320飞机在加装鲨鳍小翼后与传统机翼相比,相同情况下每架每年平均节油301吨。
“无纸化机队”飞行一年减排相当于种下约3万棵大树。2020年,运控中心精心“选近路”与匠心“绕远路”相结合,使川航节约油耗1265吨。
2017年10月,川航率先在国内实现全机队全机型的航行资料无纸化、数字化。此前,川航每架宽体客机上的航行资料重70公斤,窄体机为50公斤,由“纸”改“电”相当于每架客机、每次航班都少了一名旅客的重量。
根据数据统计,这支“无纸化机队”飞行一年间,单是航行资料减重本身,就节约近两百吨航空油料,带来的减排相当于种下大约3万棵大树。
信息技术对川航节能的支撑作用,既在机舱之中,也在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上。
2019年1月,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复济南-洛杉矶、郑州-温哥华两条航线的优化航路自1月31日起可正式使用。新航路较过去减少飞行时间40分钟,减少燃油消耗3吨,减少碳排放4.5吨。节能减排的背后,是川航在大量数据分析后,优化中美航路设计,与民航部门深入沟通,实现了“截弯取直”。
还有些航路虽看似绕远,但因为气象条件、拥堵程度的区别,反而比距离短、管制严重的传统航路更省时,也节省油耗。川航依托大数据收集分析,实现了“看似远行,却能省油省时”的优化。2020年,精心“选近路”与匠心“绕远路”相结合,使川航节约油耗1265吨。
川航成立了由总经理领衔的项目领导小组,以信息技术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作为决策依据,将节能任务和考核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相关工作环节,通过顶层设计和全环节考核的管理驱动,实现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资源整合。
川航在天府基地建设中严格执行《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7)版》,达到了绿色建筑二星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飞行部、运控中心等多部门联手行动,推动落实机组单发滑行、协调机场缩短地面排队和滑行时间,从地面环节开始节约能耗。
进一步增强成本指数(CI)应用管理,从宏观上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到“微操”层面的机组主动沟通管制、在安全前提下申请最节能的飞行高度等……川航各个部门都在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