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免税牌照增多对中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6 15: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免税牌照这把火不仅还在烧,而且越烧越旺。随着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落地执行,免税概念再次被推向高潮,7月以来,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加入申请免税牌照的行列。截止7月25日,我国已经有8家公司拥有免税牌照,另有9家上市公司正在申请免税资质,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一:我国免税牌照分布现状


表二:正在申请免税牌照的上市公司


大家都知道,免税牌照这类特许经营资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稀缺性,如果有一天这块牌照开始泛滥了,开个免税商店跟开个普通超市一样,那么它的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了。6月9日,王府井公告披露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为我国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继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之后,第一次正式批准新的免税零售经营牌照,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紧接着,百联股份等9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告正在申请免税运营资质,让财迷不禁开始思考:水大了,鱼多了,原来的那条大鱼会怎么样?


中免的两张王牌


一、北上广的机场免税店


图一:国内免税格局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到,浦东机场、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的免税市场份额分别为30%、18%、4%,合计为52%,其重要性不必多说了。中免已经取得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机场的出入境经营权,并且未来将长期拥有。根据资料显示,中免与上海机场签订了2025年到期的经营权合同;与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分别签订了2026年和2029年到期的经营权合同;与广州白云机场签订了2026年到期的经营权合同。因此,在2026年前,中免这一部分收入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二、占据海南的优质区位


从图一可以看到,2019年海南离岛免税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三成,今年海南自贸区建设加速实施,离岛免税购物的政策进一步放开,其市场份额必将继续提升,因此海南已经成为免税经营商的必争之地。目前中免在海南共拥有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免税店4家免税店(后三家为海免旗下,今年已被中免收购),另有规模巨大的海口国际免税城建设中,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未来公司还将配合海南省尽快增设三亚市内及三亚凤凰机场两家免税店。纵览中免布局,其已提前占据海南岛优质区位,建立起覆盖全岛重要枢纽的免税销售网络(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免已占据海南优质区位


虽然海南政府表示,欢迎拥有免税资质的企业公平参与海南岛的免税市场,但预计从审批同意到建成投入使用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免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身位,至少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中免能享有海南免税的绝对市场。再说远一点,未来海口国际免税城、三亚市内店和机场店投入使用后,中免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三亚和海口的区位优势,其他免税商想从这两个地方分一杯羹的难度非常之大,而海南的免税市场主要就集中在三亚和海口。


变数也许在市内免税店


今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坚持服务境外人士和我国出境居民并重,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市场普遍预期,市内免税店的政策即将在购物对象、额度、种类等方面放松限制。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入局申请免税牌照也许就是冲着这个预期来的。


未来,随着政策开放,相信市内免税店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所以得大城市者优胜。在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免是全国性运营商,是目前已经明确牌照类别中唯一一个拥有市内免税店资质的运营商,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厦门、青岛、大连5个城市开设市内免税店,这是其优势。但王府井和百联股份这样的地方国资企业入局,其拥有的大量市内购物城和地方资源是中免所没有的,这便是中免的劣势了。


目前市场上普遍预期每个城市可能只会准入两家免税商,一家全国性运营商,一家为地方企业,营造一个有限竞争的行业格局,一方面促进海外消费回流,一方面最大程度的保住国家利益。如北京可能为中免和王府井,上海可能为中免和百联股份。如此一来,中免仍将是最大赢家,其市内店和机场店的协同作用、多年免税运营经验、长期合作上千家上游免税品供应商等优势将大概率确保中免占有每个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当然,在政策真正落地前都是有很大变数的,极端情况下,如果政策参照韩国,打压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大量引入竞争,那么行业内的每个企业的利润率都将大幅下降


财迷的观点


我认为国家有意营造一个有限竞争的行业环境,中免的行业龙头地位不会受到影响,在蛋糕不断做大的过程中,中免仍将分得最多的利润。如上所述,免税行业的三个重要市场,中免已经牢牢握有核心城市机场免税店和海南优势区位两张王牌。虽然市内免税店存在变数,但从目前来看,形势依然对中免有利。申请市内免税资质的企业虽然变多了,但从表二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企业大多都分布在不同地区,尤其是一线核心城市并没有出现大量准入或申请,目前的走势似乎正在验证市场预期。


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