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乘坐百年前的蒸汽邮轮——新西兰之旅(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2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皇后镇的游轮码头,我们登上了“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乘坐这艘邮轮,欣赏瓦卡蒂普湖的沿岸风光,几乎是游览皇后镇的标志,自然也就成了旅游者的必选项目。

这艘当前瓦卡提蒂普湖上最大、最豪华的游轮,1912年新西兰政府出资20850英镑招标,但尼丁的J.McGregor&Co公司中标建造。

此船航行速度11节,长度51米,吃水2米,两个机车型烟管锅炉每小时耗煤1吨。船造好后,全部拆卸成零件,经过铁路运输到金斯顿,然后用7万个铆钉将船重新拼装成功。

船名取之于厄恩斯劳山。下水后就在瓦卡蒂普湖及周边湖泊作为交通工具,被当地民众昵称为“湖上贵妇”。早期主要用于牧场和市场之间的货运,其甲板上可以装载1500头羊和30头牛。

随着湖岸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船运萎缩,加上管理不善,“厄恩斯劳号”险些遭到被拆的厄运。1969年,“真实旅程景点集团”将其用于发展新兴旅游业,这位“老贵妇”才重新获得了新生。

业主对船进行了全面改装,封闭了上层甲板,开放了轮机舱供游客参观。

在船上想心事的女孩

船上还增设了咖啡吧。登船时正值我国新春期间,吧台服务人员笑脸相迎,工作制服上还印着“过年好”的祈福语,可惜正值国内新冠病毒肆虐,来自中国的游客锐减。

司马勤  摄

如今,这艘南半球唯一还在航行的燃煤蒸汽轮船每天依然航行14个小时(夏季),每年开航11个月。

我对这艘烧煤的船很有兴趣,看着司炉工一锨锨将煤送入通红的炉膛。

但是,船顶的烟筒也毫不客气地冒出一团团伴有煤焦味的黑烟。这显然与青山绿水的景色很不和谐,我在想,能否加一个滤烟装置保护一下环境呢?

邮轮航行了11公里后,靠上了瓦尔特峰牧场码头。

这里的庭园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修建了,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养护才得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到这里的游客,船票已经包含自助茶点。 

在瓦尔特峰牧场,有剪羊毛表演。牧羊犬“放羊”和饲养动物等“节目”。

牧人剪羊毛技艺娴熟,一头肥羊几分钟里就被他三下五除二脱去了“棉袄”,羊儿的眼里有几分不情愿的无奈,光溜溜的身子看上去有几分可怜。

瓦尔特峰牧场曾经有过辉煌,20世纪30年代,这里生产的羊毛品质在在伦敦羊毛交易市场曾三次超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它牧场的羊毛。鼎盛时期,这里养殖有四万只羊,雇佣员工50多人,成为新西兰最著名的牧场之一。

牧羊犬在赶羊

这里的牧羊犬主要有两种:边境牧羊犬和新西兰牧羊犬。边境牧羊犬聪明、听话、精力充沛、注意力非常集中,用眼神代替吠叫进行交流。而新西兰牧羊犬则通过吠叫来赶羊,它非常适宜山地放牧,即使羊群从放羊人的视线中消失,新西兰牧羊犬也能把羊群赶回牧场。为我们表演的这头新西兰牧羊犬训练有素。牧人一声唿哨,立即开始驱赶羊群。它很智慧地截住乱跑的羊,赶着羊群回到羊圈。

喂动物是孩子们的最爱

女孩向当地饲养员请教有关动物饲料的常识

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第二长的湖泊,全长84公里,海拔高度312米,平均湖深300米,最大深度410米。因为湖水是由冰川融化而来,所以比较凉,平均水温12度,全年变化也仅有1至2度。

瓦卡蒂普湖里有褐鳟鱼、虹鳟鱼、长须鳗、三文鱼、斑鸬鹚、黑嘴鸥、野鸭等水禽和鱼类。

司马勤 摄

瓦卡蒂普湖的涨落潮很有意思,每6分钟来一次。“潮水”落差平均7.5厘米,偶尔可达20厘米。新西兰人称这种“潮涨潮落”为“湖震”,其产生的原因是周边山脉形成的风压变化。

从牧场码头登船返航

司马勤 摄

邮轮返航。飞转的螺旋桨使瓦卡蒂普湖水腾起了浪花。

邮船上古老的起锚绞盘

登陆之后,“TSS厄恩斯劳号”又解缆开始了下一航次旅程。

夕阳西下,皇后镇更显风情万种。看!街头艺人也“上工”了。

当晚,我们找了一家人气很高的西餐馆,品尝的自然还是当地最拿手的特色——烤牛排。

欢迎各位关注和转发朋友圈(此微信公众号为:gedage2017)长按或扫描上面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并查看以往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