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航空延误险理赔300万,点评5毛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2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上方蓝色小字关注奶牛论险】

记得把奶牛置顶星标哦~


首先先来看看保险诈骗罪的定义



    航空延误险有些特殊:并不是针对保险公司的某些财产,也并非是针对你个人的某些身体健康原因,只是针对这个航班的延误或者取消来做概率性对赌


    而航班延误或取消,并不是某个个人,或者航空公司,又或者保险公司,可以决定的


    保险的理赔条件是不可能造成虚构的情况。


    购买机票的人可以说99.99%是为了是搭乘飞机这个交通工具的目的去的,而少部分人则不是。但即使不是,也并不违法。至少目前法律没有规定一位乘客只能购买一张机票或车票


    举个例子啊,新加坡航空和新西兰航空都推出了“舒适经济舱”也就是可以一个人买下同一排的三个经济舱座位,“躺飞”,这样违法么?并不违法。


    我有钱,我不坐飞机,我愿意买机票,违法么?从现有的民法和刑法中奶牛找不到条款来证明有罪。(当然我也对法律并不专业)



那么这个新闻里面的描述,这个女子最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


    侵犯公民信息罪:这确实是违法的,从新闻中可以看到这个女子是利用理财等理由“骗”取亲友的个人身份信息。来购买机票。



    但如果既定事实是:A没有经过B的同意购买了一张B名下的航班机票,那么这个机票是无效的。为什么无效呢,因为B没有授权给A代理购买机票,所以代理无效,机票无效,保险标的自然也就无效。


    但是这件事怎么解决呢,只要这些亲属亲口承认,委托了这位女子购买某航班的机票,那么这件事就过了。




    这件事啊,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女子经验不足,导致了最后没操作成功,3年亏了300多万的的保费和机票,那此时保险公司还会不会报警说她骗保呢?

    

    首先:保险规则并不是女士制定的,这位女士也按照正常合法合规的渠道来购买机票和购买保险,她只是合理利用了这个流程中的漏洞而已。

    而后:如果保险公司发现了,机票的乘客并不是投保人本身,那么可以起诉合同无效,要求归还保费就行,现在很明显是被人撸了羊毛,找妈妈哭说有人欺负她。而如果这时候“妈妈”拿起辫子去教育别人,是不是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但说到底,这就是“法律妈妈”,法律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不符合大众的“审美”,但还是要依法办案。


    对于这件事,抖音、快手、今日头条,上的律师都爆棚了。各有观点,就目前的新闻中提到的信息,都不足以构成“保险诈骗”,但因为你我都知道,新闻嘛,为了博眼球,总会有一些不实报道,或者剪切报道,实际情况你我都不知道,也只能茶余饭后聊聊对“这个新闻”的看法。



奶牛倒是觉得这事挺好,促进行业改革,段子说的好:老子凭本事借的钱为嘛要还?


小女子凭本事赔的航班延误,为凭啥要坐牢。很有道理的哇···


静观结论吧,还是有点小期待呀。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