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中遠海控(01919):三季度需求恢復,2021年周期復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 1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投資時機:估值低點,周期底部


在連續看空航運板塊十一年之後,我們認爲2020年集運行業出現了買入機會。過去十一年,是航運業波動率收縮的熊市上半場。未來十年,可能是延續低波動率的熊市下半場。航運長期熊市意味著長期ROE低,長期熊市投資航運股的難度極大。如果兼具三個條件,也許能提升勝率:一是基本面負面共振,二是估值反映悲觀預期,三是行業變革推動回報率中樞上行。


2020年是過去十年裏,集運行業面臨不確定性最大的一年。我們現在和未來,都無法量化估計全球箱量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的程度。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集運市場景氣度下行,而中遠海控港股估值也反映了對全球貿易的悲觀情緒。與2008年10月的幹散貨航運相似,情緒悲觀的高點,容易出現中級反彈的買點。


我們認爲,全球供應鏈終究是一個具有强大自我修復能力的自組織複雜系統。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給全球貿易的衝擊,可能會給集運這個已經經歷了十年熊市的行業帶來更爲深遠的影響。中遠海運依托中國的金融體系和世界工廠地位,預計能够活著穿越熊市。


航運的市場從來不可預測,但我們因爲工作需要,不得不作出判斷。對于經歷了幷且預計仍將經歷漫長熊市的集運業而言,負面共振的年度,才是值得冒險作出判斷的年份。


1.1. 牛市買上行趨勢,熊市買負面共振


我們對航運的牛市的定義,是指行業持續兩年以上獲得超額且不斷上升的股東回報,而不是個別月度季度的運價飈升。當出現牛市,運價彈性不斷放大,趨勢投資可行。


如果是熊市,企業的ROIC水平處于低位,盈利和估值都難以持續上升。我們把2009-2019年定義爲熊市上半場,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訂單持續交付,産能利用率震蕩下行,盈利彈性與股價彈性震蕩變小。我們預計未來十年是熊市下半場,長期虧損的船東逐漸失去融資能力,産能利用率見底回升。


正因爲熊市運價難以實現連年的上漲,因此只能在負面共振的時候買入。


1.2. 估值:歷史低點,行業下游


中遠海控H股(01919)的估值處于歷史底部、行業下游。在相對有效市場,歷史估值底部具有支撑作用。中遠海控H股的PB處于1%低分位,在估值底部。在集運行業,中遠海控PB處于下游,市值/運營運力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産業資本幷購價格在1-1.5倍PB。集運行業具有的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和强周期性,導致難以用PB、PE等估算絕對價值。班輪公司盈利能力差异較大,也難以橫向比較PE、PB、單箱利潤。但是産業資本的幷購價格在1-1.5倍PB,說明1倍PB以下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1.3. 周期:處于中長期底部


集運行業處于中長期底部。2019年集裝箱船舶運力周轉率達到20年最低值。從供需變化看,2020年將再創新低,2021年有望回升。


集運運價處于歷史較低水平。2019年CCFI主要航綫年度運價指數都處于20年均值之下,部分航綫接近歷史最低點。與之對應,大型班輪公司的平均ROE也處于歷史底部。


2. 三季度需求修復,2021年周期復蘇


公共衛生事件衝擊高峰過去、旺季來臨,三季度需求將繼續修復。2020年集運行業處于周期低點,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結束,2021年需求有望周期復蘇。預計2020-22年運力年均增速2%,低于近十年需求3.5%左右的增速。


2.1. 下半年需求恢復推動運價上漲


複産復工和旺季來臨將推動三季度集運需求恢復。公共衛生事件衝擊高峰過去後,中國的生産和消費快速恢復。歐美公共衛生事件爆發滯後2個月,預計經濟活動也將恢復。三季度是集運旺季,運量將環比增長。


三季度集運需求將恢復,推動運價上漲,之後閑置運力才回歸運輸市場。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以來,班輪公司主動閑置運力,維持運價和裝載率穩定。由于集運需求價格彈性低,收縮運力來匹配需求符合利潤最大化的要求。所以三季度需求恢復後,閑置運力回歸的前提是不會導致運價下跌。


非運營船東和安裝脫硫塔延緩運力回歸。班輪公司通過退租减少運力,部分船舶閑置成本由非運營船東承擔。隨著租船合同到期,非運營船東的閑置運力比例將繼續上升。部分船舶因安裝脫硫塔而閑置。正在安裝和計劃安裝脫硫塔的運力占10%,將繼續占用運力。


2009年和2016年都是運價上漲後,閑置運力才回歸。在2009年和2016年兩次中國出口下滑中,運價下跌的同時閑置運力增加。隨著出口邊際改善,運價開始上漲。但是運價大幅上漲後,閑置運力才回歸運輸市場。


2.2. 2021-22年大概率集運周期復蘇


預計2020-21年年均運力增速2%左右。大型集裝箱船的造船周期在1.5年以上,所以現有訂單决定2020-21年的交付量。根據現有訂單的交付計劃,預計2020-21年交付運力/總運力分別爲3.5%和3.8%。考慮運輸需求低迷導致拆船運力增加,預計總運力增速都在2%左右。


預計2022年運力增速2%左右。2022年的交付量取决于現有訂單和2020年的新訂單。公共衛生事件將影響未來運輸需求預期和班輪公司的投資能力,預計下半年新造船訂單較少,2022年交付運力/總運力在3%左右。考慮2009-19年年均1.6%的拆解比例,預計2022年總運力增長2%左右。


集運需求處于周期底部,公共衛生事件加深了底部。2019年集運需求已經處于周期底部。2020年初公共衛生事件爆發,需求增速大幅下滑,加深了需求周期底部。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緩解,預計需求增速向3.5%左右的十年均值回歸。


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和庫存周期都處于拐點。中國公共衛生事件衝擊高峰已經過去,歐美公共衛生事件爆發滯後2個月,衝擊高峰也即將過去,複産復工將推動運輸需求回升。中國出口周期與庫存周期吻合,2020年初中美庫存周期都在拐點附近,集運需求有望伴隨著庫存周期上行。


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邊際减弱。2018年以來相互加關稅,導致2019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放緩。2020年初邊際影響大幅收窄,對美國出口增速接近整體出口增速。


貿易摩擦推動全球産業鏈重構,亞洲-北美運距將拉長。貿易摩擦常態化,導致中長期貿易量增長受阻。美國的部分進口需求將轉向東南亞,這將拉長亞洲-北美的運距。


2.3. 長期投資回報率中樞有望回升


技術進步和船舶大型化放緩,造船衝動减弱。過去20年,船舶大型化導致班輪公司競爭性造船,市場運力過剩。隨著船舶大型化帶來的經濟性下降,船舶大型化放緩,班輪公司競爭性造船將緩解。


班輪公司的ROE中樞有望上升。技術進步推動新船的經濟性提高,盈虧平衡運價下降,拖累市場均衡運價下行,導致存量船舶回報率下降。2010-19年,大型班輪公司平均ROE在2%左右。未來船舶大型化放緩,有助于運價維持穩定、ROE回升。


3. 行業和公司變革,估值中樞上行


中遠海控的估值中樞有望上行。行業集中度提高導致運價下行風險下降,行業估值中樞上升。中遠海控市場份額提高帶來定價能力提升,內部變革帶來成本下降,盈利能力相對行業提高,估值中樞上行。


3.1. 聯盟和幷購後,下行風險收斂


運價的波動趨緩,風險溢價下降。2008年班輪公會解體後,運價波動性大幅上升。2015-18年大量幷購重組後,集運行業集中度大幅提高,運價波動性明顯下降。這有助于風險溢價下降,估值中樞上行。


班輪公司頻繁通過閑置運力來穩定運價。在運力過剩環境下,集中度提高幷未導致運價中樞抬升。但是一旦運價大幅下跌,班輪公司通過閑置運力,維持運價穩定。


閑置運力的觸發條件是運價跌破成本。在遠東—歐洲航綫,當運價下跌到主力船型的成本,閑置運力比例就開始上升,隨後運價回升。2020年初集運需求大幅下降,但是歐綫運價幷未跌破800美元/TEU的成本。


3.2. 公司份額提升,相對競爭力增强


中遠海控的利潤率超越市場平均值,公司估值溢價上升。經過兩次重大幷購重組和持續的內部變革,中遠海控集運業務的利潤率高于大部分競爭對手和市場平均水平。


利潤率上升得益于定價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强。2015-19年,中遠海控平均單箱收入增幅高于市場運價,說明定價能力增强。扣除燃油費的單箱成本也下降,背後是公司運力結構優化、管理效率提升。


4. 目標價2.8港元,增持評級


中遠海控的盈利有望逐漸回升。公共衛生事件影響2020年運量,導致收入和盈利下滑,2021年有望恢復。假設2022-29年運量增速與行業相同,恢復到略低于2010-19年平均值(3.5%)的水平,運價持平;2030年開始永續增長率在2%左右。


根據DCF模型和可比公司PB,給予中遠海控目標價2.8港元。


根據DCF模型,綜合考慮貼現率、未來十年的盈利預測和永續增長率等假設,中遠海控的合理股價爲3.19港元。


考慮班輪公司盈利的高波動性、淨資産的穩定性,參考可比公司的PB進行估值,中遠海控的合理股價爲2.41港元。


5. 風險分析


5.1. 中國出口增速下行


全球貿易增速下行導致集運需求低迷,高經營杠杆和價格杠杆的班輪公司盈利能力將大幅下降。中國出口是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集運需求的高頻指標,其下行將導致中遠海控集運業務淨利潤增速更大幅度下滑。


5.2. 造船技術大幅進步


造船技術進步可能引發競爭性造船,導致行業運力過剩。大船具有更高的規模經濟性,25000TEU集裝箱船已經完成設計,載箱量更大、單位成本更低。一旦訂造幷投入運營,將導致運力過剩,引發價格戰。


5.3. 突發事件衝擊供應鏈


傳染病、戰爭、罷工、制裁等突發事件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短期集運需求可能大幅下降。儘管對集運公司長期貼現價值影響較小,但是會影響企業當年的利潤和股票估值。


▲向上滑动


PRConnect



一家位于香港的专业财经公关咨询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境内外的上市企业提供一体化的金融传讯咨询服务。


联络电话:(852) 2522 1838

传真号码:(852) 2521 9955

prchina@prchina.com.hk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