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借鉴国内外一线城市的发展经验 以高铁、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等 公共交通为中枢 建立集工作、商业、教育、居住等 为一体的区域。
两座星级酒店 选址意向图、效果图曝光!
选址理念:酒店选址位于高铁站附近,共AB两个地块酒店,为保证高铁站视野开阔,拟将A地块酒店建为高层,B地块建为中层,整体风格与高铁站房风格靠近,达到高铁片区风格统一。设计理念:“以轴理序,以轴为礼”是整个规划的分布特点:两地均为东西走向的主轴,主朝向均面向吕不韦路以获得良好视野及景观朝向,建筑主体对称分布,轴线明朗,与高铁站房轴线呼应。建筑布局提取高铁站房设计元素,一主两次,建筑形象突出,裙房及主体错落有致,可获得良好城市天际线效果,建筑风貌以汉魏建筑风格为主题,底座厚重,屋面舒展,体现建筑雄浑刚健、磅礴大气。
A地块酒店毗邻高铁站,可统一其色调,采用米色和原木原色,整体风格糅合新中式与现代风格。
B地块酒店与高铁相对,整体风格较为统一,借助其主题颜色进行整合。
禹州,简称“钧”,古称阳翟、钧州,别称夏都、钧都、药都,河南省辖县级市,许昌代管; [1] 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群南缘的中心城市 [2] ;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郑州—南阳—重庆”发展轴上地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中医药集散和加工、陶瓷研发、先进制造业基地 [3]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街道、22个镇(乡) [4] ,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 [3] ,总人口130.38万人 [5] ,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7万人 [2] 。 禹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省中部 [6-7] ,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2] 。 禹州 [2] 曾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 [8] ,夏朝都城、韩国都城、秦汉颍川郡治、金元明清的州治所 [9] ,钧瓷唯一产地、明清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境内有伏羲文化 [10] 、黄帝文化 [8] 、大禹文化 [11] 、钧瓷文化 [12] 、中医药文化 [13]等古文化;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2] ,孕育出韩非、吕不韦、张良、吴道子、晁错、褚遂良、邯郸淳、郭嘉、司马徽等历史名人 [14] 。 2019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68亿元,增长8%; [15] 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16-17]、中国生态魅力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称号。 称由来禹州是华夏故都,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 夏邑:夏朝时禹境称夏邑,曾长期作为夏朝的首都。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商朝仍为夏邑。商汤曾将夏禹的后裔封于此。 大禹像 栎邑:春秋时期禹州称为栎邑,是郑国的别都。 阳翟:战国时期韩景侯九年(公元前400年),韩被周室承认为诸侯国,建都于此。遂改栎邑为阳翟。 颍川: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灭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国故地置颍川郡,首府设在阳翟,领二十县。 颍顺州: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伪齐刘豫在阳翟设颍顺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颍顺军升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南京即河南省开封市); 钧州: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境内有钧台旧址,颍顺州更名为“钧州”,仍属南京路。钧州辖阳翟、密、新郑三县。 均平府: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第二次攻下禹州,遂在禹州设均平府,辖27县。 [9] [20]
建制沿革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时期,禹州境内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据考古发现,禹州有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存和距今4800年至4300年的龙山文化遗存。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是属于龙山文化的瓦店遗址。 [20] 帝尧时期 禹州是黄帝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禹州境内的具茨山上有大量 具茨山神秘符号 的岩画、石质城堡和巨石文化遗存,据古籍记载为黄帝活动留下的遗迹。 尧舜时期禹州称夏(夏者,帝禹封国号也),是当时夏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大禹为夏部族的首领,因其治水有功被封于夏,史称“夏禹国”。《水经注》记载:“经阳翟(禹州)故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故国。” 夏商周 夏朝时禹境称“夏邑”或“夏国”,亦称“虞国”,曾长期作为夏朝的首都。《水经注》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 后夏迁都山西安邑。帝相失国后,少康中兴,也由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建都于少康城(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商朝禹地分布的诸侯国有历(今禹州市区)、康(今顺店镇康城村),商汤曾将夏禹的后裔封于此。 西周以此地为历邑,周武王时,封武王之弟于康(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 [9] [20]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禹州称为栎邑,是郑国的别都。 [20] 韩国初都——阳翟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音狄)。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虔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掉郑,遂迁都郑(今新郑市)。五年之后,在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韩懿侯将国都复迁阳翟。 [9] 秦汉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灭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国故地置颍川郡,首府设在阳翟(今禹州市区)。《后汉书》写道“颍川郡,秦置。洛阳东南五百里。十七城:阳翟(今禹州)、襄、襄城、昆阳(今平顶山叶县)、定陵、舞阳、郾(今漯河)、临颍、颍阳、颍阴、许(今许昌)、新汲、鄢陵、长社(今长葛)、阳城(今登封)、父城、轮氏”。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仍置都于阳翟。 西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高祖封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翌年 颍川郡 韩王信迁故都太原,阳翟复为颍川郡治、辖17县。汉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州,阳翟属豫州颍川郡,郡治阳翟,领18县,后宣帝和元帝时,增颍川郡属县分别为19和20个。 [9]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颍川郡为左队郡。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颍川、许县、颍阴、长社等县属左队。 [20] 汉光武建武元年,改左队郡复为颍川郡,归豫州,领十八县。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分治,阳翟属魏。魏黄初元年(220年),阳翟改属豫州部河南郡,颍川郡治东迁许昌县。 [9] 西晋时期属司州部河南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东晋(改阳翟县为阳翟郡)、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 南北朝初,阳翟属南朝宋,归豫州,颍川郡寄治睢阳,领阳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阳翟分为阳翟、阳城两郡。东魏兴和元年(539年),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今郭连乡黄台村)两县,均属阳翟郡。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属襄城郡。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并入颍川县,隶豫州部襄城郡管辖。 唐朝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析阳城、嵩阳、阳翟各一部,复置康城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康城县,并入阳翟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阳翟县又隶河南府洛州。 [9]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阳翟复归颍川郡管辖。五代时期后梁时期,阳翟县属许州匡国军管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923—960年),阳翟县均属西京下属的许州忠武军管辖。 北宋、金
神垕古镇(3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后,阳翟县归金管辖,其间名称多变,建置归属复杂。
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郡。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颍顺军改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南京即河南省开封市);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仍属南京路。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州改辖阳翟、新郑、密县3县。 明清 明洪武元年(1369年)仍为钧州,并将阳翟县并入州治,钧州领新郑、 清朝禹州直隶州 密县两县。隆庆四年(1570年),新郑划出,钧州领密县。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因避神宗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第二次攻下禹州,遂在禹州设均平府,辖27县。 清康熙元年(1662年),密县改隶开封府,禹州不再辖县。 雍正二年(1724年)升禹州为直隶州,复辖新郑、密县二县。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3年)3月1日改禹州为禹县,隶豫东道。 1914年6月2日划归开封道管辖。 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治郑县(今郑州市)。 1946年河南又划成12个区,禹县属第一区,治郑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禹县,先后曾隶河南省许昌专署和许昌市。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为省直辖县级市,计划单列 看完有收获您关注下
让你关心的人看到吧~
你的每一次扩散,都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