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杭州30多岁女子因热射病死亡,评论区一句话太扎心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5 21: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桌子先生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1



最近,全国各地都跟火炉一样。


躲在空调房不出门,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然而,就在这样如火炉般炙烤的高温天,我看到一则悲伤的新闻。


浙江某医院,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患上热射病。



家人发现她情况不对,紧急送医。


遗憾的是,拖的时间太长了,医生全力救治,也无力回天。


而这个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据悉,当时,这位妈妈在家里没有开空调。


不知道家中只有一台风扇还是怎么的,她将风扇让给了孩子。


而杭州连日高温,局部地区已经超过40度!体感温度只会比这更高。


持续的高温,灼热的空气,即使风扇开到最大档,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更别说连风扇都没吹。


人像在蒸笼里的包子,五脏六腑都像被蒸煮,如果不能及时降温,身体出现问题,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送到医院的时候,这位妈妈已经深度昏迷。


当时医生十分不解,问到:为什么这么久才送过来。


她的丈夫回答说:平时她不怕热。



酷热的夏天,真的有连风扇都不吹,不怕热的人吗?


如果真的不怕热,为什么又发生了悲剧?


我并不是想责怪这位丈夫,他刚刚失去妻子。


如果非说他这句话有问题,顶多也只是对妻子关心不那么够。


我想,大概率是这位妈妈以往极少开空调,才会给丈夫留下了“不怕热”的印象。


30几岁的年纪,还没看到孩子长大成人,就带着无尽的留恋,永远离去。


她的孩子该怎么办?


余生,会不会因为那台妈妈让给自己的风扇,活在阴影中?


一个家庭成员的离去,带走的是整个家庭的崩塌与快乐。


在网友的评论里,我看到这样一条:


“哪有人不怕热的?无非是想省点电费。”


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头如遭重击。


这个评论,让这位妈妈的所有行为,好像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因为想省点电费,所以舍不得开空调,毕竟耗电。


因为想节约,干脆把风扇也只留给孩子,自己忍忍就过了。


只是,她没想到,高温,真的会带走生命。


斯人已逝,她当初真正的理由,我们已经无从知晓。


但是,因为节约,舍不得开空调导致悲剧的,大有人在。


就在这几天,石家庄一位六旬老人,因为在酷暑天气,舍不得开空调,出现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


送到医院时,体温已经高达41度。


经过几天的救治,依然不幸去世。



福建福州,一名面点师傅舍不得开空调,突然神智不清,狂躁不已,整个人都不受控制。


好心的邻居赶紧拨打120,所幸抢救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医生说,因为没有开空调降温,室内闷热潮湿,他的脑子被高温烧坏了。



类似的事情,几乎年年发生。


为了节约几块钱的电费,却付出了比电费多上千倍万倍的治疗费,甚至赔上生命。


我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省了小钱,最终却遭了大罪。


在很多老年人身上,这一点尤其明显。


很多老年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惯了,到老了觉得自己失去了赚钱能力,就拼命省吃俭用。


高温天,宁愿热得发晕也舍不得开空调。


每次吃不完的剩菜,舍不得倒掉,下一顿加一些菜继续大乱炖。


家里的水果,每次先从快坏掉的吃起,结果好的也放坏了,没一次吃到新鲜的。


于是,他们永远在吃“烂苹果”,也乐衷于,同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要求晚辈。


说起来,是节约。


实际上,糟蹋了自己的身体,也吃了很多无意义的苦。


  • 这其实是最无用的节俭。



2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该好好发扬光大。


可是当这种行为矫枉过正的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知乎上一位作者,讲过前男友父母的真实经历。


老两口都是退休教师,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很可观,但是他们偏偏节俭到了骨子里。


家里的马桶用了很多年,水箱坏了,盖子没了,圈都没了,就剩个桶。


上厕所得像骑马一样蹲在上面。


有天,老太太蹲太久脚麻了,起来的时候整个人后仰翻到马桶里。


老旧的马桶被压碎了,老人摔成尾椎骨折,身上其他地方也挂了彩,医药费花了一万多。


除开报销,自费的部分也够买几个智能马桶了。


可这次后,还没吸取教训。


换了新马桶,老两口为了省水,到小区新建的公厕上大号。


一个冬天的晚上,老爷子内急,却还要往公厕去。


路上结冰,天黑地滑,一脚没踩稳,结结实实摔在地上,手腕、腿骨折,花掉医药费两万多。


这钱换成水费,足够他们用到百年之后。


钱并没有省下,反而消耗更多,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



同样的事情,另一位网友也亲身经历过。


他买回几个红薯,在家里放了两周,坏了,他就扔到了垃圾桶。


第二天他妈做了红薯饭,他以为是新买的红薯,开开心心吃下去。


结果,当天下午还没下班,就疯狂腹泻,肚子疼得要命。


强撑到下班回家,才发现,爸爸妈妈妹妹,全体都在拉肚子。


此时,妈妈还不承认是红薯的问题,甚至对要去医院百般阻拦。


直到妹妹站都站不稳,人虚弱到了极点,120才将一家人拉走。


到了医院,妈妈才承认,她捡了垃圾桶里发霉的红薯做了饭。


几个红薯才值几个钱?


一家四口去一趟医院,花的钱都能用卡车拉红薯了。


可就是为了省下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值得吗?


当然不值得。


可是,很多人就是这样,下次遇到这种事,还是下意识会为了小钱斤斤计较。


并不是说节约不好,但当这个节约,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健康时,这就是舍本逐末了。


我见过坐拥几套房子,生活完全不愁,却在家里堆满废品垃圾想卖钱的人。


哪怕蟑螂老鼠满地爬,家里臭不可闻,也一意孤行。



也见过80岁大爷舍不得扔掉发霉的大米,用来煮粥后,喝完直接休克。


一蔬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没错。


可凡事过犹不及。


从前过惯了苦日子,不代表着生活变得舒坦之后,依然要强迫自己吃苦。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钱财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年轻时奋斗,年老时也该享受享受。


如果永远只会想着如何省,却不懂怎么花,不懂让自己的人生质量变得更高一些。


那么辛苦劳碌,又有什么意义?



3



但是有的人,自己吃惯了苦,也希望刻意营造苦难,让孩子“忆苦思甜”。


网上有人提问:


孩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锻炼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该怎么让他体会我的用心良苦?


这位妈妈说,自己是农村出生,以前每天走路上学,走很久,自己也没说过什么。


可是儿子单程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就很多抱怨,说离家很远,班里的同学都住得很近。


她觉得既能省钱,又能锻炼儿子吃苦,并没错。


可是我实在是不敢认同。


孩子上学早读,本来就很早了,坐公交车一趟都要一个多小时,岂不是五点多钟就要从家里出发?


有这路上的一个多小时,用来好好休息,让大脑清醒不好吗?


用来看书学习,增强自己的见识不好吗?


就为了省点钱,为了所谓的”锻炼“,牺牲掉孩子的睡眠、时间,太不值得了。


我记得评论区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没有投胎到有钱人家里,投胎成你的儿子,他这辈子往后吃苦的机会有的是,不必急于现在。



有的人,会用《送东阳马生序》里的主人公勉励自己的孩子,觉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是,有的苦是不必要吃的。


  • 明明就有很多选择,过上更舒适一点的生活,偏偏要压抑自己和孩子,用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去完成所谓的锻炼。


当一个孩子,习惯了用宝贵的时间,去节省下那点微不足道的金钱,去吃那些不必要的苦。


他成年之后,也很难有更大的格局,他依然会把微末的钱放首位,而不是时间、精力和视野。



4



我知道,每当我们劝人不要过度节俭时,总有长辈说:你没经历过一根咸菜要下两口饭的年代。


可是今日不同往日,那时候是不得不,现在是有选择。


《纸牌屋》里有句话:

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是徒添折磨。


吃苦耐劳,是我们向来推崇的美德。


可是,它不是刻意营造苦难,不是在日子过得舒坦时,非给自己找不痛快。


  • 我们人生所有的意义,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别让自己在日复一日的过度节俭里,觉得自己只配过这样的生活。


不要在细小的事情上折磨自己,而是要把眼光专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你觉得生活艰难,想的不应该是放弃一切欲望,节俭度日。


而是想尽办法,专注提升自己,去开源。


如此,你才有动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你才能更接近,更好的生活。


*参考来源:

视频号@湖北日报

抖音@纵览新闻-冀看点、@福建日报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你点的每个,都是对生活的一份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