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盼望着转暖的日子里,东湖传来好消息:东湖牡丹园在非花期免费开放,让更多人走进这片「世界名湖 人民乐园」,感受自然的生机和魅力。
在非花期重游,华贵的牡丹园多了几分松弛与宁静,不见花团锦簇,却用中式庭院的秀美与初春恬淡的景致吸引着游客。
趁国色天香的牡丹未漫江城之前,领略「江南牡丹第一园」的别样风采,为你的「东湖印象」纪念册添一件淡雅的记忆收藏。
牡丹自古只在北方生长,欧阳修曾在《洛阳牡丹记》中写到:「牡丹以洛阳为贵,出其境不可植焉」,如何「北花南移」成为一大难题。
东湖牡丹园原为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1997年开始,东湖多次从洛阳、甘肃等地移栽牡丹花种进行本土培育。
终于,在2004年,东湖的牡丹专家们让牡丹花在东湖安了家,「富贵花」的风姿绰约得以在远洛阳几百里的江城展现。
花期中的牡丹园,自是好看。九大色系、十种花型的各色牡丹齐齐绽放,还有不少名贵品种,不负「江南牡丹第一园」的美誉。
犹如一本工笔画册,每一页都描满牡丹的尽态极妍。
而在非花期的日子里,不如将东湖牡丹园作为一本历史书翻开。
虽没有目不暇接的花景,却可以听书中文字娓娓道来,有关东湖牡丹园的历史。
虽由人凿,但宛若天开的江南园林如清风携来古琴声,用深沉的历史底蕴,带你领略牡丹园别样的美。
在东湖湖畔边,也可以一见江南园林的精巧。
伴着小道一路前行,地势起伏有致,而一旁精心设计的巨石雕塑气势磅礴,却不会遮挡面前开阔的景观。
登上园内第一处小坡,半片园林尽收眼底。
不远处位于园区中心的牡丹亭,采用双层重檐仿古八角亭设计,飞檐红柱与琉璃瓦仪态大方,富丽非凡,真应了那句:「登亭续旧梦,莫辜负良辰美景。」
经书写的「牡丹亭」匾牌,更增添了登亭赏花的乐趣。
周边还有汉白玉牡丹雕花勾栏及山水瀑布。
瀑布流水潺潺,红红的鱼儿在水中在石缝里悠然游憩,仙鹤或仰天长啸或振翅欲飞或低头漫步,栩栩如生。
前行到浮雕墙,一卷长24米,宽3米的建园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古铜色浮雕上的人物姿态与花卉立体逼真,将历史存入你的定格记忆。
新修建的杉林栈道内,古树参天,将静默的湖水环绕。
行走在栈道上,眼看着浓墨一般的深绿色湖水与不时穿梭于树间的鸟雀,一切喧嚣都隔绝于林外,只剩思绪回荡于林内,发出空响。
书法长廊内,多幅描写牡丹绝色的书法作品以石刻的形式展现,苍劲的书法在碑面上更显其力道:「群芳谱内无双壁,国色江南第一园。」
一旁篆刻的牡丹白描,更是将牡丹丰硕的力量感表现得出神入化,何不是一场自然中的展览?
岩石堆砌而成的仿古池塘,水流如瀑,越入池中,一旁的仙鹤雕塑,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场景。
在这里拍一组照片,「清泉石上流」的灵动非凡,独你一份。
要逛牡丹园,穿着汉服更合适,瞬间融进牡丹园独有的古风古韵之中,人与景,皆美不胜收。
园内雄伟的巨石上篆刻着「国色天香」,背面白雉山先生创作,陈义经先生书写的《东湖牡丹园赋》,对「花王」牡丹的雍容华贵、历史故事、个性特征、逸闻趣事,如数家珍地予以描绘。
而刻有「江南牡丹第一园」的巨石,实则是一块总重达99吨的姻缘石,带着美好的祝福长久地存在于东湖。
临道路的那一面篆刻了「武汉东湖牡丹园」,无论是从外部经过还是走至园内,都会被它的气魄所震惊,成为东湖不可忽视的地标石。
「描来酒晕见天真,一醉翻教百媚新」的醉酒杨妃,原为花卉名称,东湖牡丹园却用白玉石将杨妃醉酒时的妖娆妩媚雕刻出来,立于园中。
白色的石头温润饱满,以此来表现女子丰腴的身姿再合适不过,一旁的植物为之陪衬,让雕塑也如牡丹,惊艳万分。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园内摆放了酷爱牡丹的刘禹锡雕像,形象大有在牡丹花前一醉方休的架势。
小东还在雕像前发现一瓶不知是谁放在这的白酒,想必是有同等心境的人,希望与「诗豪」共饮一番,以此互诉衷肠。
「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唐代大家白居易也同样不例外,面对即将凋零的牡丹,白居易生出浓浓的怜惜之情,只得「夜袭衰红把火看」。
东湖牡丹园中的白居易雕像,刻画了其手持烛台,在深夜也要去看即将衰败的牡丹花的场景。不仅是对牡丹的怜惜,也是对转瞬即逝之美的珍重。
据说唐乾元三年(760),李白和文人骚客品酒吟诗,酒醉而归,路过东湖边,吹着湖风,想起当年在沉香亭吟诵牡丹的风光,久久不愿离去,竟醉倒在花丛中。
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成为千古绝句。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牡丹园内还留有不少「诗仙」李白的痕迹——李白醉卧牡丹石、想容苑牌匾......
古代与今朝,在这片园林中融汇。
初春之际,先来东湖牡丹园感受一番历史与园林之美,哪怕只作为好天气下的闲庭漫步,也是不二之选。
还请你,与小东一起,在牡丹花开前,来感受阳光与美景,期盼今年百花齐放的盛宴。
地址:东湖风景区东湖路194号
开园时间:周一至周日 08:00-18:00(17:00停止入场)
票价:非花期免费
编辑 ✦ 香蕉
图片 ✦ 蔡沐桉
设计 ✦ 44
审核 ✦ 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