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是一片流淌红色血液 传承红色基因的土地 红色资源丰富 拥有罗汉里闽中游击支队旧址 中共福清县委成立旧址 等红色遗存... 国庆小长假,不妨带着孩子, 打卡这些经典红色景点, 在旅途中聆听当时, 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 一起寻找历史的印记,感怀峥嵘岁月!
1934年1月,福清特支领导人何文成、陈炳奎、余长钺和部分骨干党员集中在陈氏支祠开会,正式成立中共福清县委。这里成了中共福清县委的第一个驻地。陈氏祠堂和漈阳书院是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驻地旧址。1941年4月,福清沦陷。中共福清中心县委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其中一支是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由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陈金来组建领导,队部设在陈氏祠堂。
罗汉里红色文化旅游区是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根据地,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有双福寺、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红军学校等景点,同时还建成了红色文化主题展览馆,新建罗汉里革命纪念馆、闽中革命史展览室、红军培训学校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穿上红军服走一次红军路,在红军学校上一堂生动的党课。
东关寨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一都镇东山村,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是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战斗地旧址。东关寨整个城堡依山势而建,集建筑结构、造型、壁画、雕刻等于一身,其独特完整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令人叹为观止,是福建东南沿海较为罕见的“城堡式”建筑。1935年11月,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到东关寨打地主。
1949年5、6月,闽中游击支队第五中队(不久即扩编为第五大队)由陈振亮率领进驻龙卧禅寺,以该寺为营地整编队伍、开展军训,部署任务防止国民党残部溃逃。龙卧禅寺成为游击队支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福清的重要据点。
为纪念陈振先烈士,1991年由福清市委党史研究室牵头,福清市老区办拨补资金,对陈振先故居进行修缮,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室。
瑞岩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海口镇牛宅村,戚继光抗倭遗址就位于瑞岩山后岩。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后两度入闽抗倭,并多次登临福清海口瑞岩山。据考证,直到明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率军北上,他在5年内多次率军驻于瑞岩山一带。2008年7月,为了缅怀戚继光的丰功伟绩,福清市人民政府将戚继光抗倭遗迹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岭镇西溪村是革命老区村,现有陈英烈士墓及烈士故居,以及众多的革命事迹。陈英,1926年4月生于南岭西溪村一户贫苦家庭。1948年7月1日入党,不久即被闽中游击支队副司令员陈亨源选派为司令部警卫班班长,并作为贴身警卫。1949年3月,在反“围剿”战斗中,为保卫陈亨源牺牲。解放后,陈英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第一批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烈士陵园于1998年7月由福清市人民政府出资重建,位于附近的烈士故居也重新布置。
食菜厝又称十扇厝古堡,整个古厝大小房间77间,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食菜厝外观为石构堡寨式建筑,内部结构为典型的福州风格穿斗式梁架,石墙、石地面及部分石构件均展现出清朝特征。由于食菜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游击队闽中游击队司令兼政委黄国璋、副司令员陈亨源曾带领100多名游击队员驻扎古厝。2014年11月大山村食菜厝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系我市唯一国家级传统村落。
福清侨乡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7254.5平方米,场馆内主要设有总序厅、古代史陈列展厅、华侨史陈列展厅、革命史陈列展厅等,多维度展现福清文化遗产和城市文明。场馆内还设有富含科技感的互动区以及雕塑区,全景展示明代福清地图、部分著名历史场景和天宝陂水利工程等,并陈列见证福清发展的相关物品,实物与现代科技虚实结合,进一步丰富参观体验。西亭村东漈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地理环境幽僻,在仙君楼后有暗道通向暗室。1938-1949年,该暗室为我党游击队联络站和指挥所。东漈寺持久活跃的革命活动与驻寺僧人陈草兰对革命的支持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