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并指出要利用侨资、外资兴建一批旅游饭店,加快发展旅游业。
1979年6月,金陵饭店等全国首批6家大型旅游涉外饭店获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
金陵饭店封顶时,中央电视台在对金陵饭店专题报道中,将其与葛洲坝水利工程,宝钢一期工程等列为国民经济建设成就之一。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时代的洪流带来的压力总是是巨大而又具体的。在那个“酒店”这个概念还没取代招待所的年代,如何填满近1400张床位是第一大难题。而更大的问题则来自于另一头的资金层面。金陵饭店虽是国营饭店,实际上建设资本完全是由政府牵线,引进新加坡华侨陶欣伯先生和汇丰银行的近6000万美元的国际贷款转换而来。饭店每花一元钱,背后就需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当时,一种国内的悲观论调认为金陵饭店是个大包袱,无利可图;国际舆论更是怀疑中国人能否管理好如此现代化的高级饭店,债务能否还清。第一任酒店管理者就曾在领导面前夸过口:“只要政策不变,只要国际国内保持良好的和平环境,让我们拼搏10—12年,一定能够还清债务,为江苏赚回一座金陵饭店”。而如今依然屹立不倒的金陵饭店告诉我们,他们做到了。它也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中国人建设,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