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刚从泰国旅行回来,一路上打卡了不少酒店。如果问我对这些酒店有什么难忘的印象,答案自然是“门童”。
譬如当我抵达曼谷文华东方时,彬彬有礼的门童熟练地打开车门,手臂摆出标准的欢迎姿势。随后他轻启大门,黄金时代的风华扑面而来。
而国内不少奢华酒店,门童这一岗位正在消失。许多酒店的门童由礼宾部其他人员代替,或者只有行李员帮忙装卸行李,由客人自行穿过大门。
没有了门童的奢华酒店,不仅仅只是少了几分仪式感,因为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职业,能带来的却是可以触动客人内心的体验。
半岛酒店将门童称为Page Boy,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个称谓,直到入住香港半岛酒店时,一名英俊的门童告诉我:
“我们是酒店的门面,是First Page。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由我们创造”。
的确如此,无论在世界上哪家半岛酒店,门前一定少不了身着白衣的Page Boy。他们只负责用真挚的笑容与问候拉开车门或大门,迎接你的到来。
门童也成了半岛百年间不变的招牌,留下“每一天平均拉门4000次”的传说。我在离店前收到了一份小礼物,以门童经典礼帽为造型的八达通,据说香港半岛的门童都有同款。
除了第一面,在结束一次入住时,我们与酒店的最后一面同样会留给门童。
MISS至今还记得在重庆丽晶酒店的经历。当时我办理完退房手续,刚坐上出租车的后座,门童忽然让准备启动的司机稍等一下。
他把副驾驶的门打开,将座位移至最前。原来,他见我坐着太挤并不舒服,便叫停了车帮我腾出宽敞的腿部空间。
我相信这不是硬性的规章培训,而出自门童小哥为客人着想的真情之举。这富有灵性的举动让MISS难忘又感动,以至于对重庆丽晶酒店乃至丽晶品牌都充满好感。
司机师傅也啧啧称赞,说自己头一回见到如此会做事的酒店员工,这肯定是一家非常好的酒店。
MISS又想起在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入口较为隐蔽,的士不容易找到。于是门童让我坐下,他自己则立刻出门将车引至门前,再目送我们离开。
上面讲述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我再次选择这家酒店的理由,或许这就是门童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住过许多家酒店后,MISS见到了不少“传奇门童”。他们在这一岗位上坚守了数十年,见证着酒店的发展变迁,甚至成为酒店的重要标识。
譬如上海静安瑞吉的彭庆金师傅,每一位来静安瑞吉的客人都能看见旋转门前这位精神抖擞的爷叔。
我曾在酒店连住三晚,每次外出回来都能听见一声略有沧桑又温暖的“您好,欢迎回到静安瑞吉!”,顿感阿斯特宅邸的管家应当如此。
去年跨年夜,我来到静安瑞吉用餐。虽未入住,但彭师傅还是认出了我,“新年快乐!祝您用餐愉快”,我也笑着回复“彭师傅您也新年快乐”。
西安索菲特传奇的秦师傅一样令人印象深刻。他出生于1953年,与酒店所在的人民大厦同岁,这片土地的历史秦师傅可谓了如指掌。
人民大厦的过往、酒店曾接待过的名人政要,秦师傅能都和你娓娓道来。如果在参观完酒店里的小型博物馆后还不尽兴,不妨与这位“活化石”一同聊聊这70年间的风起云涌。
今年73岁的陆翥恒曾获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金钥匙等殊荣,他目前在上海虹口三至酒店(原虹口三至喜来登),之前则在长沙一家星级酒店工作,也是长沙年纪最大的门童。
他做了20多年的门童,当时年逾50的他才开始进行专业培训,自学了英、韩、日、法、西五国的基本问候语。陆爷爷每次迎接客人的流程一定按照标准执行,从未有过简化偷懒的时候。
起初很多人并不习惯他的微笑服务,还说“这个大叔是不是有神经病”。但随着陆师傅的坚持,人们就把“神经”二字颠倒过来叫“精神”。
后来他还参加了电视剧《欢乐颂2》,在剧中本色出演了一位具有绅士风范的“大龄门童”。
MISS更忘不了上海波特曼丽思卡尔顿的礼宾爷叔黄永年,30年间他从门童到迎宾主管一路兢兢业业,细微体贴的他总能在一个眼神中明白客人的需求。
“有他在,回到酒店就像回到家一样,这是我在国外的第二个家”许多外籍客人对黄永年如此评价。可惜的是,黄先生已经在几年前退休,我们无法在波特曼的大堂看见这位笑容爽朗的爷叔了。
每一家传奇酒店背后都有一个传奇门童,每当你回到酒店时,一句熟悉的问候总能带来归家一般的温馨。
然而,MISS发现这样的门童越来越少,除了“传奇门童”们大都将要退休,许多酒店也对门童不够重视,直接由其他岗位的礼宾员兼任,甚至开始“消失”。
确实,随着电动门的普及,开关门这一动作似乎失去了意义。但门童要做的,真的只有开关门吗?
在《繁花》里,宝总有意让和平饭店的小门童学习多国语言,能像他爷爷一样使用十几种语言与宾客问好,并答应他每学会一种就给一块大洋。
此外,宝总每次回到酒店,小门童都需要打招呼“宝总好”;在宝总应酬喝多了的时候送他回房并安排好热茶,可见一名专业门童的要求并不低。
他们需要在第一时间代表酒店向客人表示问候和欢迎,还会熟记酒店要客及常客的名字、称谓及所坐车牌号码,以便在及时通知酒店内部。
优秀的门童甚至会留心每一位进出酒店的客人,以便在需要时回忆当时情景,帮助酒店解决一些问题。
但是,国内大部分酒店的待遇难以留下高素质的门童。同时国内没有小费文化,门童这个“舶来品”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并且多数人对这份工作带有“有色眼镜”,没有正视门童所需的能力与重要性,让酒店更难找到优秀人才。
我还是希望能在入住酒店的时候,能有一位亲切热情的门童为我开启一场精彩的酒店之旅。
今日话题:
你遇到过印象深刻的门童吗?
留言和我们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设计酒店」(微信号:designhotels)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